调用的接口及计费

tcdn 服务部署到你自己服务器上后,它运行还依赖另外两个API接口,这两项接口调用是有费用消耗的,并不是tcdn私有部署后就完全没有任何别的费用了。
这两个接口走的是华为云API,分别是:

它的html翻译接口的翻译次数是怎么算的

比如我原本的中文网站有两个页面,分别是首页跟关于我们
我设定了要支持20个语种切换,那么除了原本的中文外还有19个其他的语种需要翻译,那么这2个页面就要使用2 * 19 = 38 次 html翻译接口。
比如,你买了1000次接口调用:

1000次=只翻译一种语言=1000个页面
1000次=翻译2种语言=500个页面
1000次=翻译5种语言=200个页面
1000次=翻译10种语言=100个页面
1000次=翻译20种语言=50个页面
1000次=翻译50种语言=20个页面

具体场景案例一

比如你新加好的中文的源站,你第一次访问其英文的首页会比较慢,过十几秒后看到了翻译之后的英文首页,那这就使其经过了一次翻译,将中文的首页源代码翻译为了英文,并缓存到了TCDN部署的服务器。这样也就通过html翻译API,消耗了一次翻译。
然后你继续访问这个英文的首页,会发现它很快了,因为它已经被翻译过,有缓存了。而这一次的访问,并不会消耗 html翻译API 。它是直接从 TCDN部署的服务器中的缓存中取的英文首页的源码,并没有走 html翻译API 接口。

具体场景案例二

使用TCDN系统自带的自动刷新翻译缓存功能,有关这个功能的说明可以参考: https://translate.zvo.cn/308152.html
它可以每间隔多长时间就扫描一次源站,比如,你首页上次翻译之后,源站的首页并没有改变,那么这次自动刷新时,首页并不会在进行翻译。
如果你源站的首页源码变了,比如你发布了一篇新闻,源站首页中的最新新闻也更新了,那肯定源站首页的源码也就变了,那TCDN就会拿这次获得的首页源码,跟当前TCDN翻译缓存中首页翻译时的进行特征对比,结果发现,TCDN翻译缓存中,这个首页当时的源码并不是这样的,那么就会认定为首页发生了更新,就需要重新翻译,它就会调用 html翻译API 接口 来进行重新翻译,并将翻译结果进行缓存到当前的 TCDN服务器, 也就产生了 接口调用。 比如你的语种设置了要额外翻译5个其他语种,那这个源站首页就会自动触发五次 html翻译API,来分别将首页生成这五个语种的翻译缓存。 也就会产生5次API的消耗。

日志

另外,它具体什么时间调用了接口、以及接口执行情况,这个日志记录在 /mnt/tcdn/htmlTranslate_yyyy-mm-dd.log ,它会每天生成一个日志文件

JS引擎 接口的作用及次数

JS引擎提供对一个 html 源码执行 JavaScript 脚本语言的能力,可以使用js语言对html源码进行各种操作。
它提供了在获取源站html页面源代码时,可以通过js语法书写js代码来做一些你想做的事情。
在获取到源站源码后,在这个源代码上使用JS引擎进行处理执行你针对这个源站设置的js代码,比如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‘xxx’).innerHTML = ‘123’; 修改其中某个元素的内容,然后将执行完这个JS之后的网页源码返回来,作为回源后获取源站页面源码的结果。 这里它可以用来操作网页的一些元素、页面改动了等等。 又比如可以对源站页面某些区域删除、追加了等等。
另外页面的超链接跳转,都是会被虚拟化为其相关语言子域名的,也是使用的这个接口提供的能力。

它的使用次数扣除同 html 翻译接口
另外,它具体什么时间调用了接口、以及接口执行情况,这个日志记录在 /mnt/tcdn/jsParse_yyyy-mm-dd.log ,它会每天生成一个日志文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