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行语种切换的时候,会先显示原语种,然后才会显示翻译后的语种
场景
进行网页浏览时,当前网页是中文的,通过切换语种切换成了英文,当点击这个网页中的超链接后打开新页面进行浏览时,发现新页面会先显示原本的中文内容,1秒后才变成了英文内容
解释
新打开的页面先显示原本的中文内容,是因为 translate.js 会有个翻译的过程,并不是实时立即就翻译完毕,它会有个计算过程,所以会有个延迟,也就出现了这个所为的1秒的延迟效果。以后随着后续AI算力芯片的提升,这个延迟效果会进行逐渐缩短。
另外新页面第一次打开,内容以前没有被翻译过的,才会有这个1秒的切换效果,如果你已经打开过一次翻译过了,当你在进行刷新页面时,是没有这个1秒切换效果的,而是打开后立即显示的就是英文,不会再有先显示中文在切换英文的过渡,因为translate.js 它本身有一层浏览器级别的缓存,你浏览器打开翻译过一次后,它就将翻译结果进入了浏览器缓存,你刷新页面后,它会直接从缓存中取出翻译结果赋予页面,这个过程非常快,人眼是感知不出来的,所以感觉上是打开后直接就是英文的。
优化
如何能让访客在第一次访问时(也就是访客的浏览器本身没有翻译缓存时),也能做到极速翻译切换的效果,避免出现中文或者降低中文出现的时间?
方式一:
采用 离线翻译 的能力,离线翻译是不依赖自动化翻译,而是跟传统的i18n的原理类似,提前讲某段文字对应语种的译文提前以代码的方式配置好了,当用户打开页面浏览时,程序会自动从配置里讲译文取出迅速进行翻译,完全规避用户视觉上出现先中文,卡顿一下再出现英文的视觉感知。而是直接打开后直接就是英文的。
但是这个方式是有个缺点的,这个缺点就是传统 i18n 的缺点,需要提前进行配置,只不过 translate.js 会简单非常多,它可以一键导出来。
在一些正常使用的场景中,可以这么考虑,在网页的第一屏出现的文字用离线翻译配置好,那么用户访问时,第一屏是最先看到的,而后面向下滑动才能看到的文字,可以依旧用 translate.js 的自动化翻译来进行,这样对技术的工作量是比较少的。
方式二:
启用企业级稳定翻译 它跟开源的翻译通道相比,它是独立的,用户没有那么多,所以它的响应会更快,比如开源的速度是1秒,它的速度是0.5秒,可以进一步降低这个切换过程的时间。 但它还是会出现先中文、在英文的效果的。
另外它还会有一层服务端的翻译缓存,如果你本身的页面的文字是固定的(是指整个页面翻译的文字是固定的,比如你要翻译的文字中有当前时间的,当前时间肯定每次看都是变化的,那这个就不是固定的,有变动了),翻译后服务端会进行一次结果的缓存,当下一次在进行翻译时,他会直接从缓存中吧结果返回,极大降低这个耗时。 如果已经翻译过一次,访问时命中缓存,它从开始网络请求到翻译完成的时间大概不到200毫秒,会非常迅速。